毒品法庭保安處分才是反毒解方
作者:林達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/ 法律政策顧問
最近幾天新聞報導高中生受託運毒、美眉喝毒咖啡腦出血失智令人悲痛,顯見毒品擴散嚴重,最近有立委呼籲三級毒品也應入罪,高雄市政府更首度設立毒品防制基金反毒,檢警更加重緝毒力道掃毒,各界都希望能夠遏止毒品傷害青少年。我在緝毒組工作期間,也與警調海巡多方專案合作致力掃毒,但抓不勝抓是所有基層感受。在我到執行科期間因訪談大量毒品人口,讓我領悟在大舉掃毒之際,也應同步加強後端戒毒環節,讓毒品需求人口降低才是長遠之道。
美歐近年來都已認識到,戒毒是不能以單一方式適用於所有人的。因為各種毒品效果不同,吸毒目的也不同,在歐美也會分類處理。我在訪談毒犯中發現,選用安非他命或海洛因的動機就不一樣,前者是覺醒亢奮,後者是鎮靜安寧。安非他命使用者也有不同類別,有的是工作需求,有的是人際需求,有的是情緒需求,甚至有性愛需求。無論何種需求,最後都很悽慘。
我曾訪談過一位受刑人,他先前因為經濟壓力,一天必須做三份工,派遣公司是黑道經營,只要遲到就會被打,安非他命是他提神和紓緩壓力的手段。但後來體力被毒品掏空,老闆都不要他了。現實上,整個社會將共同承擔他的健保支出和長照服務。
我在戒毒實務工作發現,一個人要戒毒有三個重要因素。第一是個人意願,沒有戒毒意願的人,你投入再多資源都是浪費,所以要促使他有意願。第二是接觸環境,要盡量降低他接觸毒品的機會,教他拒絕誘惑。心理學已經發展出許多有效方法,我在執行科期間也實驗性的引進國外「匿名談話會」(源自戒酒無名會)和「靜坐減壓班」,都獲得非常好的成效。第三是要拔除他的原初需求,如果作息健康正常,就不需要安非他命提神,如果有幸福感,就不需要海洛因逃避痛苦。如果有別條路可走,誰會選擇沉淪。
反毒工作很令人挫折,她是現代文明最困難的挑戰之一,從菲律賓到北歐的手段都不一樣,我國以安非他命為大宗也不一樣。我們需要更聰明多元的方案,這不可能靠目前「觀察勒戒」、「緩起訴(戒癮治療)」、「起訴判刑」三擇一直線式處理。檢警負責緝毒,把戒毒丟給觀護人和衛福醫療,最後殊途同歸,由刑庭法官一罪一罰累計判重刑入獄。各機關到行政院毒品防制會報上,被迫使出鋸箭法呈報自己績效達標,情勢就算嚴峻,院長也只能再宣示加大力度反毒。
我們需要一種全新多元的保安處分機制。它可以從自費門診(目前戒癮治療每人每年須自費約3萬元)、住院到監護治療(戒治所);也可能不需醫療,改用觀護追蹤、諮商、課程、家庭支持或就業輔導;也可能是罰款、社會勞動或短期監禁。許多社福工具本來就存在,只是分散不同機關,想動用必須跨越官僚和層層轉介通報。如果有了毒品法庭,就像是在一個超級龐大的企業內,以專案會議解決個案問題。檢察官先篩選個案,給予緩起訴戒癮治療,或者向毒品法庭聲請保安處分(或起訴),法官則邀請觀護人、醫生、諮商師、社工師及檢察官,在同一個圓桌會議上研商,最後作出最適合的處分,或下「刑前監護」或「緩刑附戒癮治療」判決,交由檢察官與觀護人等執行,並定期陳報法院,法官可隨時加重或減輕,表現良好可裁定免除其刑,這會是有彈性與效率的機制。美國超過二千個毒品法庭都是如此運作。
毒品法庭也是節省預算與活化資源的做法,因為被告並不必然都需要醫療,宜由醫療評估個案而定(現在緩起訴戒癮治療反而規定只能醫療)。而且即使需要醫療也應該自費,緩起訴實務運作的經驗,自費戒癮比政府補貼效果更好,補貼應只用於貧困或特定伴隨疾病的治療。當然,法務部須增設觀護人和佐理員配置於毒品法庭,並編列補助心理諮商及民間團體計畫預算,新設監護治療機構可能需要花錢(但可將戒治所轉型較省)。可喜的是,上周立法院委員會已通過設置中央毒品防制基金20億元,未來緝毒沒收犯罪所得還可以持續挹注。何況,司法程序簡化、案件減少、監獄人數下降、少蓋監獄的預算節省,各縣市毒防中心的個案管理師也可以活化納入,以及社會生產力的總體提高,這是一筆非常划算的政策。最重要的是,這是降低毒品人口的正確政策。
毒品法庭是基於專業、人權與效率的合理設計。專庭法官、專責檢察官與觀護人才能累積專業,而保安處分或刑罰都需要法官裁判,同一法官的柔性審理才能直接給出最適處分,並且減少檢察官、被告和法官之間大量書面的聲請處分、抗告、聲明異議、起訴、上訴、送達、拘提、通緝等程序。
最後我想說,有人主張「除罪化」,讓司法機關(包含檢察機關)全面退出。如果這意味著全部交給醫療體系,但在缺乏司法後盾與沒人願意主動就醫下,等於直接宣告放棄治療。是否參照精神衛生法,兩位醫師簽名就把吸毒者送去住院隔離(不知如何拘提、通緝),然後再坐等幾千位被告向法院申請提審?想到就令人不寒而慄。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彈性多元且負責任的做法,來確保我們的社會共同體可以長期運作下去。我和許多成癮醫學界朋友都認為,毒品法庭搭配多元保安處分,才是毒品政策的長期正解,希望司法院、法務部和衛福部能捐棄成見,在本次司改國是會議審慎評估這個建議,開啟穩健的變革。
(原文刊載於:2017年4月5日,蘋果日報論壇)